曼彻斯特是英国最著名的城市之一。它扼奔宁山脉入海咽喉,掌西北平原交通枢纽,是英国璀璨的工商业之都。这个罗马时期的军事重镇,在工业革命期间为英国孕育了兴盛一时的棉纺织工业,推进了帝国的繁荣。
早在150年前,中国就曾与曼彻斯特有过商务往来。当时的清廷特使斌椿在他的海外见闻录《乘槎笔记》中记载:“此地……为英国第二埠头。中华及印度、美国棉花皆集于此。”这也是华人在曼城游历的最早记录。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,中英棉纺织贸易的交往日渐密切,曼城一度俨然成为两国交往的桥头堡。
经过多年集聚,曼彻斯特已成英国北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,拥有目前英国最大的唐人街。曼彻斯特唐人街如同一座温暖的驿站,抚慰着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。
故土风情
曼彻斯特唐人街是一个独立的小型街区,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风情。入口处一座宏伟的中式牌楼,重檐立柱,朱漆画彩,拱门上装饰着传统的龙凤图案,吉祥之意扑面而来。该牌楼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,更是海外华人民族情结的寄托,被公认为是曼城华人聚居区的标志。
唐人街地方并不大,生活设施却无比齐全。此处云集着五花八门的中国餐厅、超市、诊所、律师所等,日常所需应有尽有,中华美食香飘十里。每逢周末,城内游人如织,一派繁华景象。
唐人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十分丰富。在一些商店里,甚至能找到中国内地或香港出版并由专机空运至曼城出售的报纸。每逢中国重大节日,尤其是农历新年,整个唐人街就会变成狂欢的海洋。蜂拥而至的本地居民与华人一道,在鞭炮齐鸣、锣鼓喧天的喜庆气氛下,加入到舞狮舞龙的庞大队伍中。此情此景,让游子们感觉仿佛重归故乡。
创业艰辛
上世纪70年代初,曼彻斯特唐人街初现萌芽。由于中餐馆受到本土居民的喜爱,加之华人店主的勤恳推广,中餐业繁荣一时。积聚的人气与商业氛围激活了其他服务行业,而中医针灸等特色服务的成功使四方华商云集于此。当地华人仅用了40余年就形成了目前这个规模可观的社区——曼彻斯特唐人街,其奋斗精神可见一斑。
受金融危机影响,华人辛苦建立的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。来自香港的杨钜文和杨钜森兄弟,曾开设被英国媒体赞为“欧洲最佳中国餐馆”的“羊城楼”,风光一时。英国首家华人开办的高级酒店也在其名下。然而金融海啸来袭,该酒店开业仅8个月便告倒闭。经济寒冬对于大多从事餐饮、服务业的华人来讲,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。
随着华人在海外的不断发展,各地唐人街出现了一些新特点。特点之一便是新移民选择住址时并不局限于老式华人聚居区,一些唐人街人口流失且老龄化严重。事实上,大部分历史悠久的唐人街都位于老城区,人口密集,空间紧窄,种族与治安问题高发。曼彻斯特唐人街也不例外。如今的曼彻斯特唐人街更像是“中华文化区”,其华人聚居地的本意已经淡化,反而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中转站,更受本土居民瞩目。
血浓于水
曼彻斯特的唐人街上经常可见广告信息栏,其中除了当地大选的新闻之外,还有关于中国重大事件的消息,足见华人落地生根不忘故乡的一片深情。今年4月玉树地震之后,为灾区捐款的倡议书迅速出现在栏内。曼城学联喊出“同舟共济,共渡难关”的口号,在唐人街举办了救灾宣传活动。当地华侨华人和留学生迅速募集数千英镑善款。
去国日久,对故乡的眷恋却越发深沉。每当国家受到考验,海外游子总是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,以温暖的支援反哺祖国。北京奥运前夕,本着反“藏独”、反西方媒体不公正报道、声援北京奥运的目的,曼城华人自发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。电视画面中那一个个黑头发黄皮肤的身影,在凛冽的天气中高举五星红旗,脸上满是尊严与骄傲。血浓于水,割不断的同胞手足情是中华儿女最值得珍惜的情感财富。行走在曼彻斯特唐人街,不经意的一个转角就能感受到这种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眷恋。(张 红 周宇宁)
编辑:田晶 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